实图:潞城改区后就是不一样 将有这么多项目落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区委书记秦苏良调研项目建设
卢医康养小镇效果图
食品轻工业园区一期鸟瞰图
婴城社区服务周到方便群众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干净舒适
扶贫超市货物齐全助力脱贫
西贾村组织活动场所焕然一新
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三干劳模会议精神,动员全处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狠抓项目建设,推进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潞华工作新局面。
2018踏实苦干优质收官
2018年以来,潞华办事处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处人民雷厉风行,踏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重点实施项目35个,其中转型项目总投资9亿元。15个村(社区)新增核桃林526亩,骑行慢道沿线发展水果采摘园600亩,套种中药材500余亩;潞安煤炭物流园项目、华诚工贸60万平米钢化玻璃及不锈钢制品加工项目、伟能不燃型纤维材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潞旺达年产2万吨环保型钢塑复合管生产线项目、诚杰年产100万吨商品砼和沥青砼搅拌站项目、众创空间项目均已投产达效;旅游慢道卢医山段具备通行条件;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楼、华府东苑、东南世纪城二期、南关社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紫丹幼儿园正在办理手续;卢医山医养小镇项目和格林动漫小镇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累计拨付补贴资金22万元,发展特色种植297.09亩;为209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全处有8户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设施,预计年增收1500元;建设扶贫超市和扶贫车间4个,累计安置贫困户153人,进行就业奖补13.3万元;进行“以购代捐” 扶贫消费共计8.94万元;“雨露计划”帮扶贫困学生18名,为因学致贫家庭捐款捐物2.3万元;为324户贫困户购买大病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为311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健康体检,确保256户低保户均享受农村居民较低生活保障,253名残疾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助;为320余户贫困户进行了卫生整治,为12户贫困户新建周转房。
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积极探索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投入资金50万余元,在东南山、西南山、滨河社区潞康小区试点设置110多组分类垃圾桶;投资537万元,对棚改拆迁区域进行高标准围挡,努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各项工作。
民生实事得到落实
棚改攻坚方面,棚户区改造A区完成签约685户,回迁安置楼已经完成封顶;文华路完成签约193院,拆除177院,南北贯通之势已经初步显现;农村改革方面,23个村(社区)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测土地面积32325.93亩,签订合同5863户;全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3个,清查成员数29881人;西贾村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40000米,全村560户1600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南关、岭后、王山坪全面完成村级道路修缮硬化5500米,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五里后、岭后、史坊3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安全环保常抓不懈
按照“两断三清”的标准,全面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7家,采取集中供热、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和型煤替代四种方式,对2018年度涉及的15个城边村(社区)、6693户全面进行清洁取暖改造;落实安全责任,构筑全方位防御体系,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党建引领有效加强
树立“潞华人”团队品牌,对1426名党员开展“百千工程”动态积分管理,党员示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处村干部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升级改建“四室一中心”,综合提档1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实施“三步四循环”工作法,创新开展“3+1+X”主题党日活动,支部组织活动得到规范运行;提格设立社区党委,新建29个商住小区党支部和11个单位家属院党支部,确保党组织全覆盖。
扫黑除恶纵深发力
《公开信》、横幅、标语、LED游字宣传、制作微信公众号消息、美篇全方位宣传,做到铺天盖地、家喻户晓;大力排查“六黑六霸”,加强治安乱点整治,实现全天候监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集中视察确保全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
和谐稳定切实保障
处村两级压实责任,将信访工作与调解工作对接,一个一个抓落实,一个一个抓化解;建立健全信访事项办理工作规程,落实“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全处共调处各类矛盾75起,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完成非农无业人员独生子女证年审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07%;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全处26324人加入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6%;民政工作应保尽保,992户2290人享受城乡低保,173人得到优抚救助;群团工作彰显活力,妇联、团委工作得到上级肯定;职工关爱制度健全,后勤水平得到改善,文教卫生、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最美潞华人”树立了标杆,全处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基层稳定、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2019改革创新再谱华章
201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一届一次全会、区三干劳模会议精神,围绕“四个坚持”,聚焦“三大目标”,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握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展示新作为,扛起新担当,抓好项目转型、环境保护、改革深化、民生实事和基础保障,全力打造富裕潞华、生态潞华、开放潞华、宜居潞华、和谐潞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其中一产增长3%,二产增长5.5%,三产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把握新形势 抓项目转型 打造富裕潞华
推进一产增效。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拓宽增收空间。一是调结构促增收。巩固北庄、东南山、西南山核桃林种植规模,建设体验采摘园区和沿山观光景区,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甜糯玉米种植示范区;二是抓龙头带基地。全力推进食品轻工业园区项目落地,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塑品牌拓市场。巩固提升神农、美味美、金桥等三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提质多个农业合作社,力争打造一批省级、市级知名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增效。
推进二产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壮大新型建材产业,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工程和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一是激发活力,大力推动一块;二是盘活存量,提档升级一块;三是找准需求,延伸对接一块;四是瞄准高端,大力引进一块。
推进三产提档。一是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周边企业及其他知名企业入驻;二是建设物流基地,提升仓储物流业整体水平,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三是引进高端品牌,建设一站式购物生活休闲中心;四是发展文化旅游,力争打造全省一流的旅游品牌;五是谋划会展经济,创造良好效益。
树立新理念 抓环境保护 打造生态潞华
大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转变治理理念,贯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动员群众参与净化绿化美化和提升生活环境行动,新增14个垃圾分类试点区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响应大气环境攻坚行动要求,在全处范围全面实施清洁取暖改造,推进“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持续强化“六项整治”,确保良好生态环境。
常态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扩大垃圾不落地收集区域,建设垃圾转运站和湿垃圾处理站,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常态化管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为推动环境保护提供舆论氛围和思想支撑。
构建新格局 抓改革深化 打造开放潞华
抓好社区改革。规划建设学府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强化40个小区党支部阵地;加快完成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完善社区党委组织架构;健全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建立社区人口管理数据库;在小区党支部统一领导下,使社区管理走向成熟和规范。
推进农村改革。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把改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强化服务保障。常态化推进入企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对涉及我处的重点项目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无审批承诺制和企业项目手续代办承诺制;建设在外人才常态化联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档升级四室一中心;加强日常工作督查问效。
展示新作为 抓民生实事 打造宜居潞华
全力奋战脱贫攻坚。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排名前列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收尾任务,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继续推进棚改攻坚。继续做好棚改A区和文华路滞留户清零工作,进一步加速棚户区拆迁工作进度;以棚改征迁为契机,积极谋划社区集体经济破零提质建设,增加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配合保护棚改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遗产同时,发掘棚改区历史文化基因,探索棚改文化记忆与商业深度融合,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计划,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会活动制度,认真抓好工、青、妇、残疾人、老年人等各项工作,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认真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完成8个城边村(社区)、3604户进行清洁取暖改造,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二是完成东街、西贾、北庄、古南关、三官阁等村(社区)32.5千米的污水管网改造;三是在侯家庄规划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升养老水平;四是完成新庄、东街、山底、西贾、南关、北庄等村(社区)500余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五是规划建设三官阁、学府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白鹤观、山底村组织活动场所;六是抓好各村(社区)进村道路和城内社区街道损毁巷道改造提升,年内完成道路硬化13千米;七是全面推进村庄绿化,高标准建设8个精品宜居村。以上实事关乎全处人民生活福祉,我们一定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认真实施,全力抓好,确保向区委、区政府,向全处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扛起新担当 抓基础保障 打造和谐潞华
创新基层党建。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主线,全面落实“三基”建设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全面落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深化开展党工委(扩大)会议和“乡村振兴论坛”,扎实推进“三步四循环”,扎实推进基层发展;着力集体经济提振,挖掘发展潜力,破解发展瓶颈。
倡导文明乡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先进村创建活动;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完善“一约四会一墙两榜”,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潞华人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发现身边旗帜,选树道德模范,宣传潞华正能量。
推进党风廉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的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常态化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清醒,生活上清新,本质上清廉。
做实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确保全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和禁毒工作,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行为;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巩固好“护城河”的地位。
来源:听潞城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